2011-05-08

《查令十字路84號》書寫距離

      最近有朋友推薦我看《查令十字路84號》。其實這本書擺在二手書店已被我晃過幾次了,但我從沒認真拿起來翻。之後得知大家稱它為「愛書人必讀之經典」...那我怎麼好意思錯過? 光憑這句話我就買了,所以這句話還真是了不起。
   
      愛書是一種習慣,也是態度,如同書寫也是。



書名: 查令十字路84號(84, Charing Cross Road)
出版時間: 2002(初版一刷)  (至2011年已二版二十一刷)
作者:海蓮‧漢芙(Helene Hanff)
譯者:陳建銘
出版社:時報
類型:書信札記



      這本書中譯本不厚,通常都能在一天內讀完,雖然裡頭都是集合主角海蓮‧漢芙(Helene Haff)及馬克與柯恩書店(Mark & Co.)的經理法蘭克‧鐸爾(Frank Doel)、書店員工們之間的魚雁往返,看似再平易不過的內容,蘊藏的意義及情感卻很深厚,可從兩種東西的可貴性來說:


        一、手寫信  
       
        集合手稿的內容,印製成一本本的書來呈現給讀者,加上中譯的關係,老實地說,不免跑了原味,但我們仍能看得出來漢芙女士的風趣文筆。其實這也正是譯者所希望的,讓讀者可以再去看原文書,還有在1987年被翻拍成的電影《84, CHARING CROSS ROAD》,能更深刻感受。

        手寫的信必然是用最原始的郵寄方式傳遞信息,而現在求效率快速精進的時代,有哪些人還持著耐性去慢慢磨字,乖乖寄郵票丟到郵筒,然後再安靜等著至少一禮拜後,對方的回信掉到自己信箱裡?(也可能因下雨收到糊掉的)
       
       「效率」與「情感」,兩者始終相對,迅速的傳遞與接收,都會扼殺情感。不是內容的問題,而是因為快速,所以少了期待,少了感動,少了醞釀。當下筆尖與紙的情感距離,比起生硬冰冷的新細明體,還來得親近太多。那些擦拭過的錯字痕跡,或者一邊喝茶一邊寫信所沾到的茶漬,在收件者那方皆被視為美麗的錯誤。字裡行間都帶情緒溫度,時而,筆在紙上踟躕磨著思緒,時而,頃刻立就帶出狂亂草跡,像是複寫出當時的情緒,而透出一二。

        就像我們去博物館、美術館隔著玻璃箱,看到那些已故名人所遺留的手稿一樣,在我們的想像當中、視線當下,駐留的是他們撰寫的即景,也像是他們藉由這些手稿,得以繼續存活。
       
        電子郵件及簡訊,當然不會有以上所說的,頂多你只會在意措辭錯字而已。
        始終乾淨,乾淨得沒有人性。




       二、書
    
        唐諾先生導讀裡頭寫的一段話,我覺得很妙:

        「我始終不真正明白人們為什麼不買書? 這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樣東西嗎?一個人類所曾擁有過最聰明最認真最富想像力最偉大的心靈,你不是極可能只用一件看不上眼衣服的三千台幣就可買下他奇蹟一生的所有嗎(以一名作家,一生十本書,一書三百元計,更何況這麼買通常有折扣)?你不是用吃一頓平價午餐的支付,就可得到一個美好的洞窟、以及一個由此聯通的完整世界嗎?」

        這真正地替愛書人說明了價值觀,也很適合給現在越來越少閱讀的社會。
      「值得」是我們需要去細細衡量的條件,會不會我們有天厭倦了、或者後悔買了當初覺得「值得的消耗品」?

        此書絕妙的是,他們雙方一生中並未謀面過,卻藉由信件往來了二十年,彼此猜測著長相與個性,他們除了書單以外,也包括了物資上的往來,直到書店經理法蘭克‧鐸爾去世,他們也僅止於書面上的往來,這是教人惋惜的地方(我甚至對主角存不到錢去英國而有點生氣了) 。這份遺憾實在太大,甚至能說,那些英國人們在她心目中,似乎比不上那些皮製的精美書籍(還有香菸)來得重要。

        可能我這樣說有些爭議,但在一般正常情況下,說什麼都會想要跟對方見一面吧?至少也會想直接前往查令十字路84號把那裏的書看個徹底吧? 或許主角認為總有一天會見面的,但她卻戒不掉買書的樂趣及不離手的香煙....誰知道這種事情總發生在一瞬間。我認為買書這件事本質沒錯,但問題在於限度,其實每件事都如此,過之與不及都不太好。

        真希望漢芙女士當時能夠理財規劃一下。
        不過坦白說,裡頭她提到的有幾本書我蠻想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要留言,請留下名字或暱稱,方便作直接回覆,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