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5

【永生樹】視覺史詩

談這部電影之前,一定要先提到導演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Terry Malick)。

他是當今美國電影界的隱士,有「影像詩人」之稱,為人不愛在螢幕前露臉,所以很多人也不曉得他的長相。導演生涯已有四十年,本著慢工細活的個性,只拍了五部長片!(明年還有一部,共六部),包括《窮山惡水》、《紅色警戒》、《天堂之日》、《決戰新世界》,部部經典...另外,就是這部《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電影名稱: 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出品國家/語言: 美國 / 英語
類型: 劇情
年代: 2011
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Terry Malick)
演員: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西恩潘(Sean Penn)、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
片長: 138分


這部片據製作人表示,已籌備了四十年左右,拍攝後製五年。對導演慢工細活程度好奇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查看看《永生樹》怎麼磨出來的...真是佩服。

它獲得了2011年坎城金棕櫚獎,在看預告片時,我完全不明白為何導演要費如此冗長的時間來準備。但看完之後,我恍然大悟了...當下,我心中最崇拜的導演已悄然易位了。



因為導演不是用一般拍攝手法去敘述它,所以我們也必須跳脫一般角度去觀賞,或者理解。否則只會覺得這部片太抽象或太神話。嚴格說來,這部電影沒有真正的劇情,並不著重於演員內心情緒與故事發展,而是在於畫面美感、音樂還有蘊涵的宗教哲理...。所以西恩潘在電影裡頭的台詞非常少,應該不到二十句吧,但仍可以感受出來他對人生的困惑,還有過去父母親的教育形象,在他身上投射產生的影子。


它是一首詩,不是小說,所以不需要理性分析,那是多餘的,只需要用你的感覺

片中運用意識流的敘事手法,去交錯現在與過去的景況,藏著許多的直接內心獨白及角色旁白,提出對上帝、對生命的疑問。問句彼此之間的空白,交給豐富且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觀來闡述:浩大如宇宙奇觀、日蝕;微小則如細胞分裂、血液在血管裡竄動...。這是份籌備四十年的真實精彩感動(除了某段有恐龍時期,有點突兀搞笑之外),也絕對是觀眾視覺及聽覺上的愉悅。



在虔誠信仰的前提下,一旦不如己意的事情發生,便容易使人的信心動搖並產生懷疑,電影中由於第二個兒子的驟逝,不禁讓母親產生無助及一連串的疑惑,其中一則我較為深刻的問句:「這是祢早已知道的嗎?」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那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約伯記38:4) 


這句是電影一開始便出現的聖經句子,另外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也說過:「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人生似乎很多問題都令人費解,但我們因著思辨的能力,總會不禁質疑,這些我們無法預測的問題,是不是上帝早就安排好了? 那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人類比起宇宙萬物太過渺小,更何況是腦袋裡的聰明? 畢竟敵不過世事的變化,人類的鐵口直斷、預測這種能力,始終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也被淪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點。因為任誰都知道,最大的力量始終不是人類能掌握的。宇宙的爆炸,地球的誕生,生物的演變...這一切相當奧妙,人從這裡而生,卻要反過來質疑,在上帝看來,的確也是一種有趣。


當然我們也有質疑任何事情的權利,只是我們無法跟那些控制不來的事情拔河爭理,爭不來的。



這是其中一段電影插曲,也是讓我情緒十足感動萬分的地方。這是與奇士勞斯基長期合作的音樂家Zbigniew Preisner,寫給導演奇士勞斯基Requiem for my Friend中的Lacrimosa。




圖片來源:Catchpl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要留言,請留下名字或暱稱,方便作直接回覆,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