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導演導的電影,我大概只剩《綠巨人浩克》與《胡士托風波》沒看過之外,其他都看過了。看他電影之後,尤其是《色戒》與《斷背山》,我的內心都會翻攪數天,極不好受,一直沉浸在裡頭。只因為他是位要求嚴格、講求細節的導演,導致電影的渲染力強,滲透到觀眾的內心,當然也對演員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了。
這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實也不例外,它是較之前的片子來得更深層,也更有寓意。
甚至說,整部片都是隱喻,如果看不透,就會很催眠。
科學與宗教,這關係一直都是處於對立的狀態,中外古今皆是。在這電影裡,也由Pi的父母親各自代表,有點像是《永生樹》裡主角爸媽詮釋方向,只差別在於Pi的父親是科學支持者。
如此之下,不過卻造就Pi成為多神論者,因為母親對他的影響甚深,而Pi父親說他多神論的結果,便是「什麼都信,也表示什麼都不信」。其實這都是為日後的行為埋下伏筆,一件意外,到底他該是繼續恆持宗教的敬畏,還是科學的理性?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導致船難,也與摯愛的家人永遠分離,之後被救到小船上的情況,可以看出Pi他的勇氣與求生意志,與斑馬、鬣狗、猩猩和老虎,同船共生卻又並存著食物鏈的生命威脅。在危機時刻,才能看出到底可以堅持的是什麼。
動物的相互殘殺,最後老虎終結了鬣狗,留下少年Pi與老虎的相依為命,因為老虎的嗜肉如命,也激發了Pi的求生意志,甚至破齋戒吃了生魚,中間波折苦難不斷,直來到那座食人島,是個暫時休憩,也是轉機解放,更是明顯的隱喻。母親的消逝,對她的思念,也只能逼迫從小島離開之後硬生生終止了。
小島、動物都是隱喻,就連最後Pi被救起在醫院休養,日本調查員詢問事發情況,兩則故事,也讓人容易被情節所誤,不過關鍵在於,中年Pi問訪談者說:「你相信哪一個故事?」訪談者回第一個,中年Pi:「那你是相信上帝的。」很好,又回到最初說的科學與宗教,那麼,科學表示什麼? 表示現實與理性。
所以第二個故事才是真實的。
但李安不會直接告訴你這些殘忍的事實,就如同卡通好像殺傷力比較沒這麼大,國家地理頻道播的野生動物殺戮記,也不會比社會新聞殺人畫面來得可怕。隱喻的手法,雖不比直述來得震撼,但在心裡產生的餘悸一定比較強烈。
有人會問,老虎不轉頭說聲再見,真的有這麼慘嗎?
我個人解讀是,老虎已是Pi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野性的一面,那些褪去文明宗教的外衣,是他最原始的自我,他無法接受他自己那面的離去,就像是一種不告而別。
雖然無情,卻是真實的。
難怪小說是美國高中生必讀,電影劇本改寫了四百次!
我就不再贅述那些隱喻的東西是什麼了,因為PTT已經有高手說出來,所以我就簡單就對這部的觀感描敘出來。
你說經不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要留言,請留下名字或暱稱,方便作直接回覆, thanks.